教育动态

News Center

教育动态

News Center

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用能力

时间:2023-01-05 点击:163

2022年10月到12月,我参加了国培计划“罗城——白塘手拉手”活动。几个月来,我们和白塘镇一线的语文老师一起学习、探讨、交流、反思。我发现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大部分老师不能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所以年段目标,课时目标不准确,课堂效率不高。

2.语用意识不强。大部分教师还在教课文,把文本内容当作课程内容来教,侧重对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信息等语文非本体性内容的分析和感悟,并以此贯穿整堂课。

3.老师们不爱读书,不爱学习。45岁以上的老师不会运用多媒体来教学,仍然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原始阶段。因为不爱看书,所以自身的学养不足,课堂上教师不能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不能给学生以示范。4、重视做题训练,不重视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朗读活动。这样做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背道而驰。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太少,不利于语文能力的形成。

下面,我就语用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做法。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们要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来交际。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充分提供语用的机会,材料,让学生练习。孰能生巧,不停地练习,一定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我是土生土长的汨罗人,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我发现小学阶段的积累和语用意识的培养很重要。我的小学、中学语文老师都很重视积累,那时,我能熟练地背诵每篇课文。积累语言有利于丰富词汇,培养语感,规范语言习惯。今天,我能成为市里的小学语文名师,与那时的积累有很大关系。如果,老师能指导我们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我们在课堂上运用语言文字,我们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会更强。遗憾的是,那时候老师不知道要这样做。当时,班上有个同学喜欢看课外书籍,所以文章写得很好,阅读能力也很强。老师表扬了他,可当时我家连一本课外书也没有。这些年,当小学语文老师,因为要不断地看书,不断地说,不断地写,所以得到了锻炼,所以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增强了。再说说我的女儿吧,她今年上初二。我是她的小学语文老师。教学时,我注重指导朗读,注重写字教学,注重指导课外阅读,所以她的朗读能力很强,阅读理解能力也不错,书写工整,也喜欢看课外书籍。但是,她在习作时不会运用词语。她写得很通顺,有感情,可是没有文采。我想,这与我的教学有很大关系。小学阶段她至少学习了上千个词语,这些词语,她认识,能默写,可是不会运用。这些语言,对于她来说还是消极语言,只有能够运用了才是积极语言。如果当时,我能在课堂上少一点关于文本的感悟理解,多指导她们去运用那些语言,她将终生受益。那么,小学老师到底应该怎样去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谈谈如何在低年段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结合课后习题培养语用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些生字能组成许许多多的词语。如果不指导,学生将无法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词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段学生要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这样去做,他们就会养成运用新词语的习惯。比如,我在教学《“红领巾”真好》这首诗的时候,我出示填空练习:

机灵的( ) 翠绿的( )

蓬松的( ) 快乐的( )

先引导学生填上不同的词语,如机灵的小鸟,机灵的小猴,机灵的松鼠,机灵的孩子等。翠绿的树苗,翠绿的小草,翠绿的柳枝,翠绿的竹子,翠绿的白菜叶等。接着引导学生选择这些词组说话,每个人说一句话,要说得完整、通顺。最后,再让学生写话,把这些句子写下来。比如,《难忘的一天》课后有一个练习,叫“我会读”,出示了8个带有“地”字的词语。这些带有“地”字的词语后面只能接动词,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到高年级,很多同学都弄不懂。所以,老师一定要指导训练。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下列习题让学生连线。

高兴地 打字 仔细地 握住双手

亲切地 握手 紧紧地 看表演

顺利地 点头 兴奋地 操纵计算机

赞许地 握手 沉着地 走在路上

然后,我让学生选一个带有“地”字的词语造句。同时强调,带有“地”字的词语后面只能接动词。

课后的句式训练也很重要。比如说《清澈的湖水》中有这样的一个练习,读读说说。要求学生说一个比喻句。习题中出示了两句话:湖水像一面镜子。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我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每句话中的两种事物,找到他们的相同点。湖水很平,镜子也很平,所以它们很像。山石的形状看起来就像正要跳起的青蛙,所以说山石像正要跳起的青蛙。两种不同的事物有相似的地方,才能用上比喻句。我出示图片,红太阳,红气球,让他们写一个比喻句。我又出示了弯弯的月亮,小船,镰刀的图片,指导学生看图写比喻句。同学们有了直观感受写得很好。有的写到火红的太阳像气球挂在天上;有的写到圆圆的太阳像一个气球;有的写到弯弯的月儿像小船,我在小小的船里坐;有的写到弯弯的月亮像一把镰刀。低年级的课后习题当中有很多这样的练习。有的是积累词语,有的是词语搭配,有的是句式训练。这些练习形式多样,都指向语用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把这些训练做到位,千万别忘记了,也别走过场。

二、基于课文的积累、说话训练,提高语用能力

低年段有很多有趣好听的儿歌,诗歌,内容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我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背诵。比如,教学儿歌《一株紫丁香》时,我引导学生加上动作边表演边背诵,在课堂上全班同学就背熟了。《识字7》的拍手歌,我让大家边拍手边记忆,很快就背完了。《我是什么》一文中1、2自然段写了水的变化过程,我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了水、云、雨点、雹子、雪花、冷风、太阳。学生熟读课文后,我让他们上台来当天气预报员,解说水的变化过程。学生觉得很有趣,先在小组里练习,再上台来展示,积累了语言,运用了语言,学会了表达。《称赞》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文中出示了四幅插图。我指导学生熟读课文后,带领他们看图讲故事。一边看图,一边运用文中的词语句子讲故事,小朋友非常感兴趣。我们就是在这样有趣的活动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我想经常这样训练,我们班的同学一定能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有计划的开展有趣的听说读写活动,在活动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就一定能提高语用能力,提高课堂实效。

联系我们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