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活动安排 > 信息详情

西宁市长青小学“技术赋能有效作业探究”专题研究工作年度实施方案

作者:西宁长青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时间:2023/5/12 18:04:49 阅读:174 次

西宁市长青小学“技术赋能有效作业探究”专题研究工作年度实施方案

2023年3月2023年12月)

依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文件精神,依据西宁东区开展“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实验要求,我校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信息技术必须要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嵌入课堂,课堂教学必须要优化或变革此外依据国家双减政策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校明确提出,必须遵从双减”政策遵从新课标要求变革课堂结构,变革学习方式,探究各类信息技术课堂模式,开展各类作业研究课堂变革与作业变革,引导学生在促进智力增长的同时,发展学生优良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健康的身心、正确的态度与崇高的价值观,朝着“五育融合”的目标迈进,从而培养出新时代需求的具有综合素养的“完整人”。依据以上政策文件精神,针对当前教学作业存在的问题本年度我校将开展《“双减”及新课标背景下技术赋能“三环四步十大类”有效作业的探究主题研究工作年度具体研究工作实施事宜做如下安排。

一、研究主题

“双减”及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技术赋能“三环四步十大类”有效作业的探究(以下简称技术赋能有效作业探究

   二、研究目标

目标:针对传统作业的弊端,开展基于信息技术赋能的新型作业系列研究,通过技术赋能“三环四步十大类”有效作业的探究,形成长青小学的特色作业链模式,以期达成以下成效。一是作业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为学生减负提质。二是充分发挥作业的预习功能、练习功能、实践功能、课程功能。三是促进教师提高作业研究能力,助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四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各项能力,助力未来发展。

具体目标

1.实现作业管理规范性。学校要统筹建立作业管理机制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辅导、作业评价四大环节做好作业管理。

2.提高作业三环节的实效性成立作业质检组,督查课前前置性作业,课中行进作业,课后延伸作业,确保作业的有效性

3.形成长青小学特色作业链模式通过技术赋能“三环四步十大类”有效作业的探究,形成长青小学的特色作业链模式。

4.探究出信息技术赋能作业做法。“三环四步十大类”作业实施中,梳理出具体的技术支持融合点。

5.提高教师作业研究能力。提升教师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作业能力,提升教师多元作业的设计与执行能力,落实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

解决的问题

1. 教师缺乏作业设计意识作业来源很单一,就是复制照搬,“一本课本 + 一本学辅资料”成为布置作业的主要来源。

2.作业内容选择相对随机,表现为凭经验操作,凭感觉布置作业,没有依据课堂模式、教学单元目标与内容进行匹配设计。

3.作业形式单一,基本上是通过纸笔作业通过书写来完成的作业,作业设计目标集中指向知识掌握,缺少对学生素养落实与学科能力提升的关照,造成作业功能窄化。

4.作业设计要求太过统一,统一题目、统一内容、统一评价标准,缺少针对性,缺乏依据学生个体差异有重点地设计与推送作业。

5. 单一狭隘的大量的题海战术作业,造成学生以下问题:一近视率攀升,二学生颈椎发育不良,三身体素质下降,四是厌学情绪严重,五是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紧张。

四、研究内容

“课标”倡导的教学评一体化具体内容如下:

建构技术赋能长青藤上有效作业链模式,即,“双减”及新课标背景下技术赋能“三环四步十大类”有效作业的探究。

三环:课前前置性作业环节,课中行进作业环节,课后延展性作业环节

四步: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评价,作业管理。

十大类:具体如下

1.设计单元类作业,引导学生系统的学习。

2.设置合作类作业,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3.设置体验类作业,带领学生学会体验。

4.设置创智类作业,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5.设置游戏类作业,让作业充满无限趣味。

6.设置表达类作业,让学生展示多元的自我。

7.设置手工类作业,培养学生的手脑联盟。

8.设置探究类作业,引导学生提升思维品质。

9.设置跨学科作业,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10.设置分层作业,让每个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营养餐……

针对以上“三环四步十大类”作业,分别探究梳理出信息技术赋能的具体技术工具与如何赋能的融合点。

五、研究框架图